聚焦新生代“中国厂长”:把一只椰子吃干榨净的“商二代”

时间:2023-09-04 16:57:17

潮新闻记者徐曼丽

编者按:最近,社交平台上,#大小姐真的回国接厂了#话题热度高涨,“厂二代”洋洋洒洒地分享接班经历。“新一代制造业未来全靠我们了。”一名“厂二代”在小红书上发帖。“凡尔赛”的“厂二代”不是孤例。时下,高校毕业生走向传统制造业乃至工厂一线,逐渐变得常见。《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制造业是本硕博各个学历层次毕业生去向排名前五的行业。前些年,制造业一度成为就业鄙视链中的末端:年轻人不愿意待在还算着一分一厘、想着能不能把生产线养下去的工厂,就连厂长们都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厂长”,他们喜欢叫自己“供应链管理者”,这样听起来更“互联网思维”。然而,中国产业和中国工厂的历史进程,总是折叠一起,处于螺旋式上升。“养成系企业家”纷纷学成回国接班,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认识到中国制造业的疆域仍不断外延,从内需到外销到经济“双循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再到“中国品牌”,“厂二代”面前依然有一片星辰大海。在经济形势较父辈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厂二代”如何赓续“四千”精神,带领工厂在新市场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是继承父辈们的模式前行,还是突破思维、创立属于自己的模式?如何以进化后的认知,站上父辈曾经站立的舞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创业史?《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第4期主题策划:聚焦新生代“中国厂长”用自身的智慧打造中国工厂的未来故事。

人物名片:张凯,党员,1982年9月出生,菲诺品牌创始人,现任浙江菲诺食品有限公司法人及董事长

新消费主义浪潮下,生椰拿铁从2021年夏天火到现在,这款在现制茶饮和咖啡圈里堪称“流量密码”的爆品,在社交媒体上也流行着各种DIY做法,“椰子加万物,谁也挡不住”。随着“配方”厚椰乳意外曝光走红,开创者张凯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供销员的儿子

历史先选择了一部分人。比如,张凯的父亲应光明。

1992年,一个影响深远的“春天的故事”,将供销社的老应引向商海“淘金”。从老家仙居到江苏无锡,老应和辞去教师工作的妻子张爱娜在当地小商品批发市场租了个档口,做起伞具批发生意。老应负责走南闯北跑市场进货,妻子张大姐负责盘点整理、打包发货。

小时候,张凯想要父母陪伴,只能等到寒暑假。一放假,他和无数的“小候鸟”一样,从浙江“迁徙”到江苏,但大部分时间,张凯只能在市井喧嚣声中度过,看着父母在逼仄的店铺里忙进忙出。耳濡目染下,张凯早早地练就能说会道的本领,开单算账、盘货发货,俨然成了档口小老板。这些经历,也为他后来的商海搏击,埋下了草蛇灰线。

20多年前,在大学里售卖电话卡,是很多70后、80后都经历过的“社会实践”,但大多小打小闹,从小显露“活络头脑”的张凯,却把它干成了“大买卖”。“当时,面值100元的IP电话卡,学校超市卖80元一张,买的人很多。”张凯采用了团队作战,集结室友,合理分工,找货源、做推广、跑销售,各司其职,短短一个开学季,他们就成了“万元户”。

往后,投资经济专业的张凯把经商实践进行到底,他和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创建了投资协会。“我们搞过几场营销活动,当年在校园里还是很轰动的,比如,策划给爱睡懒觉的同学预售早餐,再通过勤工俭学的同学次日一大早将早餐送进寝室。”这个类似现在叫个外卖的模式,张凯描述起来时,神情怡然自得。

爱折腾的“另类”

2004年,张凯大学毕业,他不喜欢按部就班,“没接我爸妈的生意,一开始,我们的理念就不一样,我想搞自主品牌,但我爸不同意,觉得做个雨伞代理商挺稳当的。”

亲戚介绍张凯去老家一家银行站柜台,他干了半天就跑了;给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板当司机,干了9个月做到总经理助理,他又不干了,“我出了一场车祸,躺在床上休养时,突然意识到人生不能碌碌无为,要给自己一个做梦的机会。”

2005年,张凯跑到杭州,炒股票、开广告公司,连续6个月吃2.5元一份的蛋炒饭,“把自己吃伤了,钱没赚到还把之前的积蓄给搭进去了。”张凯回忆早期创业的自己,那股子“少年气”,不禁让人发靥,也让人敬佩。

这股闯劲,真让张凯成功掘金。彼时,颐高数码城人声鼎沸,“那时候,数码产品生意火爆,厂家天天搞促销活动,广告伞的需求很大,我就弄广告伞租赁。”张凯搭上广告伞这班车,和老应卖雨伞,冥冥之中,似有命运的召唤和巧合的汇聚……

2005年11月,张凯的杭州英伦雨具制品厂成立,他有机会实践起当初被老应一口否定的梦想——品牌化运作,不仅注册了商标,还将系列产品打入欧洲市场,并在中国义乌小商品城成立销售公司,全面拓展国内外市场。

2009年,张凯来到桐乡凤鸣街道,成立浙江德凯帐篷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桐乡的工厂正式投产。对于这家工厂的定位,张凯做了一番调整,面向国外市场,以生产户外帐篷为主。

跨界出圈的弄潮儿

桐乡真是一块“福地”,不产羊毛,却打造出世界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没有矿产资源,却有巨石、华友钴业等世界级领军企业……张凯浸润在这种“无中生有”的创业氛围里,再次勇闯新路。

2013年,德凯帐篷发展势头强劲,每年以60%至70%的增长速度扩张,但张凯喜欢不走寻常路,他坚信“适者生存,强者为王”。“一来帐篷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很难再提高;二来德凯做的是促销品,客户不讲究什么品牌,如果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客户不一定会买账。”张凯意识到,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基业长青。

2013年底,张凯决定换赛道,怀揣500万元从零开始。2014年到2015年,500万元亏到只剩20万元,“那段时间,我不断尝试,可能这边开水果店搞现榨果汁,那边建网站、开发App。”不同模式玩了一遍,他不厌其烦,反而越挫越勇,倔强的背后是一颗不服输的心。

2015年,张凯创建椰基食品饮料企业,接连推出“椰子冻”“零糖椰汁”“厚椰乳”等产品,通过创新突破、稳步推进,菲诺逐渐成为一家覆盖上游椰子种植、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企业,也成了带动整个椰基植物奶赛道发展的头部品牌。

从多年前出游欧洲,在当地超市货架上看到品类丰富的植物奶,嗅到健康人群对于“奶”需求的商机,到研究了多种植物奶原料后,瞄准椰基植物奶赛道,走遍赤道两侧20之内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热带滨海地区,只为探寻“一颗好椰”,再到在日本停留的三个月里,尝了不下2000款饮品,平均每天超20款……张凯信奉的“产品先行”和“专注创新”,帮他做好了翅膀,等风来了就起飞。

2021年,厚椰乳出圈,菲诺由此打入全国15万余家线下茶饮咖啡门店,厚椰乳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

“种地瓜”的新生代

“好的食品饮料品牌应该常年躺在消费者冰箱里,摆在柜子里,而不是在朋友圈里。”张凯的这句话,现在已是业内公认的“金句”。

把一只椰子吃干榨净,并用椰子水、椰乳、椰子果泥、椰子奶油等新品推向C端市场,不断完善椰基产业链,张凯的雄心大略并不仅仅止步B端。说来神奇,老供销社人老应现在给儿子“打工”,帮张凯筹建海南工厂,而张大姐做了儿子公司党支部书记,两代人齐心协力二次创业,把“地瓜”种到了天涯海角,这不失为一段佳话。

3月23日,在离桐乡2000公里外的海南省文昌市,占地约38亩的菲诺海南工厂正式投产。整个工厂以国内椰基产品最高生产水平为标准,8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可为企业增加10万吨产能。“预计今年企业产值再翻一番,突破20亿元。”张凯说。

如果说菲诺在张凯的带领下,通过不断的品类创新、场景创新一次次证明“国货之光”,那么,在汶川大地震中为灾区送去10000多顶帐篷,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捐赠帐篷、口罩、饮品等举动,是张凯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做到义利并举、务实笃行的社会责任感,是浙商精神在“创二代”心中烙下的深深印记。

2022年,菲诺被纳入桐乡首批“壮腰工程”培育入库企业;今年3月,菲诺作为行业领头羊,与瑞幸咖啡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及椰基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了《椰乳》团体标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以父之名”,张凯进入新的开荒时代,和千千万万新生代一起将奋力续写新的创业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